国外产一级毛片菠萝蜜视频_成人性生活网站_天使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屁股影院

秋季梨樹管理做好這四點,來年才能大豐收

   2019-08-29 果樹種植技術621
核心提示:秋季是梨果實膨大、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梨樹花芽深度分化和養(yǎng)分積累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諸如采收等管理措施的好壞能直接影響當

秋季是梨果實膨大、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梨樹花芽深度分化和養(yǎng)分積累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諸如采收等管理措施的好壞能直接影響當年的樹勢恢復以及翌年的產量和品質。

一、秋季基肥要早施

梨樹枝梢生長及果實發(fā)育會消耗大量當年樹體養(yǎng)分,因此,果農應于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早施基肥,越早越好,以促使樹勢盡快恢復。因為此時正值梨樹根系生長高峰期,傷根容易愈合萌發(fā)新根,且地溫較高,微生物活動較強,施入的肥料腐熟分解速度快,梨樹易于吸收。

梨樹果實已陸續(xù)成熟進入采果階段,采果后必須及時施好采后肥,加快樹勢恢復,促壯樹勢,促壯結果母枝,提高樹體營養(yǎng)水平,為明年開花結果奠基良好的基礎。

具體做法:梨樹采果后必須及時清除果園內的枯枝落葉落果和各種雜草,并集中園外深埋或燒毀,再施采后肥。以優(yōu)質有機肥巴和氮磷鉀完全肥為主,補充生物菌肥和磷鉀肥。

五年生以上的樹或采果50公斤以上的樹,每株施漚制腐熟的人畜禽糞25~30公斤、氮磷鉀(15-15-15)硫酸鉀復合肥1~1.5公斤、復合生物菌肥0.5~0.75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0.75~1公斤、硫酸鉀0.25~0.5公斤。把所有的肥料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在樹冠下挖6~8條長80~100厘米、寬30-40厘米、深15~20厘米的放射溝,把充分混合均勻的肥料均勻撒施在放射溝內,蓋土,把肥料全部覆蓋住即可。另外,在根部施肥的同時,還要進行根外追肥,從葉面補充各種養(yǎng)分,才有利于迅速復壯樹勢,促壯結果母枝。在梨樹采果后,必須每7~10天葉面噴灑1次0.1%硫酸鎂、0.1%硫酸鋅、0.2%尿素、0.3%磷酸二氫鉀、600倍氨基酸復合微肥混合液,連續(xù)噴灑3~5次,均勻噴濕樹冠內外所有的枝葉,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

基肥可選用腐熟的羊糞、雞糞、豬糞等有機肥,盛果期梨園按照“斤果斤肥”的標準,每畝再混加40千克15:5:10的復合肥,施肥深度以20-30厘米為宜。另外,因為現在梨園一般都生草,果農在施肥前要先進行割草作業(yè)。

施肥采用條溝撒施旋耕的方法施入,施肥后及時灌水。此外,有些果園應用沼液灌溉,這也是不錯的辦法。

二、土壤耕翻好處多

采果后,果農要及時揭除樹行內覆蓋的地膜,并對梨園行間割草后進行土壤旋耕耕翻,深度要達到20厘米。旋耕耕翻結合上面施肥進行,不僅可疏松土壤,增強通透性,還能及時促使產生新根,有利于梨樹根系愈合和秋稍及時停長,促使枝條成熟,利于養(yǎng)分積累和安全越冬。

另外,深翻可把躲藏在樹冠下土層準備越冬的害蟲翻出地面,讓鳥類啄食或凍死,還能將地面的病葉僵果及躲在枯草中的害蟲深埋地下,使其翌年不能順利出土而被悶死,減少病蟲源。在干旱的地方,果農還要加強澆水的工作。

三、適期分批采果實

根據梨果品種特點、上市時間、運輸距離和條件、貯藏時間等因素,果農要選擇合適的成熟度適時采收。

分期分批采摘,可提高果實品質及商品果率,對提高果實產量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果農在采收果實時,應先采樹冠下部及外圍果,再采樹冠上部及內膛果,先采摘達到收購標準的大果,過5天左右再采摘一次,分2-3次采收結束。

綠色及黃白色商品梨,一般采取帶袋采收的方式,這樣可避免果實采收及運輸中果面擦傷。紅皮梨套袋果則要在采收前15天左右去袋,并摘除距果實5厘米以內的貼果葉、遮光葉,以利果實著色。

四、修剪還要防病蟲

秋季修剪可以減少樹體營養(yǎng)的無效消耗,促進樹體營養(yǎng)積累,同時修剪還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果實品質。

具體修剪方法為:疏除或回縮內膛無效枝、重疊枝、徒長枝及競爭枝,重點是內膛枝和當年生枝,修剪量不宜大。對成枝力低的品種要注意選留有空間的缺枝部位的背上枝,拉倒緩放促其成花結果。

秋季梨園的主要病害有梨白粉病、黑斑病、黑星病,蟲害有梨木虱、紅蜘蛛、梨小食心蟲、大青葉蟬等。要防治這些病蟲害,果農可在采收前20天集中噴一次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加寧南霉素等。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更多>同類農業(yè)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農業(yè)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寧夏西瓜來了??!  |  亮照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投稿須知  |  知農網APP  |  匯款方式  |  農網聯盟  |  使用協(xié)議  |  隱私政策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陜ICP備16004019-3號  |  陜公網安備610526020000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