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農技中心預測分析,預計2024年全國大豆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30億畝次,重于上年。其中,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蟲在東北春大豆區,甜菜夜蛾在黃淮海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區,煙粉虱在黃淮南部有偏重發生風險。為做好2024年大豆病蟲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重大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4%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重大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保障大豆生產安全和有效供給。
二、防控策略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健康栽培為基礎,合理利用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技術措施,分區施策,切實保障防控技術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三、防控對象
(一)北方春大豆區
根腐病、胞囊線蟲病、菌核病、霜霉病、灰斑病、細菌性斑點病、大豆食心蟲、豆莢螟、大豆蚜、紅蜘蛛、棉鈴蟲、苜蓿夜蛾、地下害蟲、葉甲等。
(二)黃淮夏大豆區
根腐病、病毒病、擬莖點種腐(莖枯)病、炭疽病、地下害蟲、煙粉虱、點蜂緣蝽、甜菜夜蛾、棉鈴蟲、大豆食心蟲、豆莢螟、大豆蚜等。
(三)南方多作大豆區
根腐病、銹病、病毒病、炭疽病、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豆卷葉螟、豆稈黑潛蠅、高隆象、點蜂緣蝽、稻綠蝽、豆莢螟、地下害蟲等。
四、防控措施
(一)播種期。合理輪作,減少重迎茬;選用耐抗病蟲品種,做好種子包衣。防治大豆根腐病、胞囊線蟲病等根部病害可選用含有精甲·咯菌腈、吡唑醚菌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成分的種子處理劑。防治地下害蟲、大豆蚜等苗期害蟲可選用含有噻蟲嗪、吡蟲啉等成分的種子處理劑,蠐螬等地下害蟲重發區可選用吡蟲啉或金龜子綠僵菌等顆粒劑進行撒施或種肥同播。
(二)苗期至分枝期。根腐病重發區可選用氟環唑、嘧菌酯、精甲霜靈等藥劑噴施莖基部。食葉類害蟲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噴霧防治;刺吸類害蟲可選用吡蟲啉、高氯·吡蟲啉、噻蟲·高氯氟等化學藥劑,或苦參堿、阿維菌素等生物農藥噴霧。防治病毒病需及時防治刺吸類害蟲,阻斷其傳播病毒,可結合噴施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誘抗劑進行預防。大面積連片田塊可結合使用黃板、燈誘等物理防控技術,監測并誘殺煙粉虱、金龜子和鱗翅目等害蟲成蟲。
(三)開花至鼓粒期。發病初期噴施唑醚·氟環唑、丙環·嘧菌酯等防治銹病、莖枯病和炭疽病,兼治霜霉病和細菌性斑點病,同時噴施葉面肥、生長調節劑、誘抗劑等,強健植株,預防早衰。防控點蜂緣蝽選用聚集信息素誘捕,并噴施噻蟲嗪等藥劑,同時兼治其它刺吸式害蟲。大豆食心蟲、豆莢螟成蟲盛發期選用食誘劑、性誘劑誘殺,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初孵幼蟲選用蘇云金桿菌、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蟲劑防治;老熟幼蟲開始脫莢入土前,選用球孢白僵菌粉劑均勻撒施于地表防治越冬幼蟲。紅蜘蛛選用阿維菌素、乙螨唑、噠螨靈等殺螨劑噴霧防治。蝸牛等軟體類害蟲發生為害時,撒施或噴施四聚乙醛或四聚·殺螺胺等進行防治。
(四)收獲期。收獲時秸稈粉碎還田,深翻耕耙,降低病蟲基數。
五、注意事項
(一)在病蟲害發生前期或初期優先選用生物、物理等非化學防治措施,注意保護利用自然天敵和生物多樣性。
(二)防治食葉害蟲在大豆營養生長期可適當減少化學用藥,注重開花結莢鼓粒期的防控。
(三)大豆登記用藥品種有限,本方案中提到的藥劑僅供參考,根據當地農業農村部門有關規定和指導意見,科學選用藥劑,注意合理輪換用藥和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