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蘋果迎來收獲旺季,陜西、山西等蘋果主產區連日的暴雨牽動著果農的心。一些“蘋果要減產”的聲音,給市場增添了一分悲觀情緒。的確,復雜多變的天氣可以說是今年的年度話題。春季霜凍、夏季冰雹頻發,秋季雨水過多,局部地區遭受冰雹,都對蘋果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未被影響的是我國近幾年蘋果供應總量充足的大背景,近三年來,我國蘋果產量,逐年遞增。剛剛過去的2020年產季蘋果銷售進度緩慢,而從全國范圍看,現在的減產程度尚無定論。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近日發布的《2021產季蘋果產銷形勢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判斷,2021產季預計總產量超過4500萬噸,比上一年小幅增長。
如何規避價格大起大落帶來的風險?《報告》中的另一句話或許能有所啟發——“由于全年氣候異常,優果率、好果率明顯偏低”。顯然,對果農和經銷商來說,走好自己的路更重要。
首先,生產方面,從增產轉向提質。事實上,不僅是蘋果,近年來,農產品優質優價的趨勢愈發清晰。行情不好的時候,優質果價格下降幅度往往更小,遭遇積壓賣難的更多是品質不佳的果子。為此,在做好果園管理的同時,還應加強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做好分級,按等銷售,以質論價,通過高質量獲得高收益,注重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積極做好產銷對接,加強品牌宣傳推廣力度,讓產銷精準銜接、高效順暢。
其次,供應鏈上,轉變經營理念。需要承認的一點是,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市場上水果供應種類越來越豐富,消費者可選擇范圍越來越廣,國內蘋果消費市場不斷被擠壓。另一方面,線上銷售成績日新月異,“網紅”產品受到追捧。果商要統籌考慮整個水果市場的供需形勢以及與其他品種的替代性,合理做好全年銷售規劃和存儲比例。在此基礎上積極創新營銷方式,把握消費分級趨勢,合理精準定位,充分利用線上消費熱潮,加大下沉市場的開拓力度,多渠道發力,加快釋放消費潛力。
最后,在消費端,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筆者此前了解到,山東一些果商已經率先轉向新的更大的國際市場,利用自身優勢,大力開拓國際銷售渠道,提升國際供應鏈水平,減輕國內庫存和銷售壓力,效果良好。(農民日報-趙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