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剛結束,國內大豆購銷市場就迎來了“小陽春”,產業鏈各環節加快開工,貿易商、加工企業積極入市,紛紛抬高收購價格,給節后售豆的農戶送上了“紅包”。往年農歷正月里,糧食主產區多數農戶還處于過節模式,一般都是糧食購銷的淡季,但今年節后大豆市場卻快速回暖,背后是什么原因?當前的上漲行情能否持續?
大豆市場淡季不淡,期貨市場漲勢加速
春節剛過,南北大豆產區同現漲勢。據了解,2月8日,黑龍江嫩江、訥河、北安等地40%蛋白以上的大豆收購均價已達到每斤1.95~2元,部分高蛋白商品豆價格回到了每斤2元以上,比春節前每斤累計上漲了3~5分;中低蛋白大豆價格也迎來了久違的連續上漲行情,38%蛋白大豆收購均價為每斤1.88~1.9元,比春節前累計上漲了5~7分。華北黃淮產區大豆價格也穩中有升,河南周口、商丘地區的大豆收購均價為每斤2.19~2.22元,安徽淮北、亳州地區的大豆收購均價為每斤2.28~2.3元,較節前上漲2~3分。
那么,節后大豆市場為何快速回暖?“東北地區國產大豆壓榨企業無論規模大小,節后立即全線開工、持續提價收購,主要就是下游豆粕、豆油價格行情很好,使得國產大豆壓榨利潤處于高位。”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大豆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禹表示。
“節后豆粕市場也迎來‘開門紅’,期貨現貨價格聯動上漲。”王禹介紹,受春節期間美豆期貨上漲提振,2月5日節后首個交易日,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貨主力合約(2505)大幅上漲4%,此后幾日在每噸2900元上下高位震蕩,已與去年11月初階段高點基本持平。受飼料企業補庫等拉動,豆粕現貨價格上漲更為強勁。截至2月7日,全國豆粕平均價格已接近每噸3500元,北方市場率先突破每噸3500元大關,較節前上漲240~300元。
“豆油價格的表現也毫不遜色,節后期貨價格躍升至近兩個月高點,達到每噸8100元上方,較節前每噸上漲約400元。據了解,按照目前豆粕、豆油價格行情,在黑龍江地區收購壓榨國產大豆每噸凈利潤高達150~200元。”王禹表示,為了把握難得的高利潤窗口期,企業自然要不斷上調價格,盡量多收購、多加工,這也是為什么相對于高蛋白大豆,主要用于壓榨的高油大豆價格漲幅要相對更高一些。
稍微拉長些時間周期看,國產大豆價格在經歷了連續3年波動下行調整后,自去年12月開始逐步企穩并溫和回升,春節后上漲趨勢有所加速。從期貨市場來看,市場預期正在逐步由看空向看多轉變,這從期貨價格走勢可以大體看出端倪。
大連商品交易所豆一期貨主力合約(2505)自去年12月19日觸底(每噸約3740元),此后保持波動上漲走勢,春節前突破每噸4000元關口。春節后第一個交易日跳空高開,沖至近4100元,此后保持在每噸4000元上方,2月7日收盤價為每噸4024元。大豆期貨價格相對于現貨價格“升水”,不僅讓一些市場主體通過基差交易建立倉單、拉動現貨收購,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市場主體對國產大豆的看漲預期在逐步增強。
后期有望穩中有升,短期存在回調風險
那么,當前的大豆上漲行情能否持續?
“由于國產大豆市場利好因素依然較多,后期大豆價格有望繼續保持上行趨勢。”王禹分析,從供需基本面看,近期東北地區大豆壓榨行情好、企業開工率保持高位,特別是九三、益海等大型企業積極入市,有利于加快高油大豆壓榨轉化,后期國產大豆供應總體壓力緩解,同時主要用于食品加工的高蛋白大豆需求穩定、供應偏緊,也都將支撐國產大豆價格重心穩步上移。
“從‘國豆’‘洋豆’聯動看,阿根廷干旱天氣對國際大豆市場的影響仍在發酵,特朗普上臺后對全球大豆貿易帶來較大不確定性,世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處于寬松周期,加之東南亞棕櫚油減產及生物柴油政策等影響,預計世界大豆價格將以震蕩向上走勢為主,對國內大豆市場的傳導效應有望由‘抑制’轉為‘拉升’。”王禹介紹,截至2月7日,大連商品交易所豆二期貨(2503)合約收盤價為每噸4046元,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17.4%,目前已高于豆一期貨價格,二者價差關系“倒掛”有利于拉動后期國產大豆價格。
“從國家政策影響看,不少市場主體春節前對國家出臺國產大豆加工支持政策已經形成預期,隨著節后大豆市場行情向好、壓榨企業積極開工,各類主體信心走強,普遍認為當前市場行情看好,就抓緊收購壓榨,不需要等待加工支持政策;后續如果價格回落,只要加工支持政策在,就有‘兜底’的,同樣可以繼續干。政策信號傳遞形成的這種信心預期,將對后期大豆價格底部形成有力支撐。”王禹表示。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產大豆價格短期漲幅較大,也有大部分農民還在過年、市場糧源偏少的原因,等過了農歷正月,農民普遍開始春耕備耕,主產區大豆將進入集中售糧高峰,大豆市場價格可能會出現階段性回落。”王禹分析,此外,3月份巴西大豆將開始集中到港,市場普遍預測2025年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1.8億噸、創歷史新高,由于巴西大豆價格比美國大豆價格低,也將對國內大豆市場帶來一定下行壓力。
為此王禹建議,農民特別是種糧大戶,要綜合考慮自己手中余豆的數量、質量、倉儲條件等因素,密切關注市場行情,把握好售糧時機,適時出手,爭取賣個好價錢。(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