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以來,主產區小麥價格整體高位運行,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至11月16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2462元/噸,周比上漲10元/噸。
11月16日,姍姍來遲的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終于落地,比2018年下調3分/斤,為1.12元/斤。由于市場已有心理準備,再加之價格調整幅度符合市場預期,預計對當前的小麥市場影響或將有限。
麥價整體高位運行,局部略有小幅調整
據制粉企業反映,近日主產區小麥價格整體高位運行,但繼續追漲情緒已經不高,華北個別高價區小麥價格出現小幅松動。原因一方面是下游面粉走貨不暢,且價格上漲困難,企業加工利潤下滑;另一方面,受國家計劃增加政策性小麥投放的影響,部分持糧主體擔心后期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出糧意愿較前期增強。
11月15日,河南鄭州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52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為2540元/噸,山東濟德州地區為2550元/噸,安徽宿州地區為2470元/噸,與上周同期持平。河北衡水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格為2550元/噸,邢臺地區為2570元/噸,山東菏澤地區為2560元/噸,較上周同期下跌10元/噸。
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穩中有漲。11月15日,河北石家莊地區藁優2018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700元/噸,河南安陽地區鄭麥366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700元/噸,較上周同期上漲10元/噸。山東菏澤地區濟南17優質小麥進廠價格為2740元/噸,濰坊地區為2740元/噸,較上周同期持平。據了解,集中收購過后,優質小麥糧源數量減少,部分企業為吸引上量小幅上調收購價格。
市場認為,近來主產區小麥價格持續走強,尤其華北局部區域價格已經逼近政策“天花板”。 考慮到政策調整及制粉企業的接受能力,后期小麥價格再度持續上漲的幾率已經不大。
小麥拍賣成交回暖,國家加大投放數量
11月14日,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222.56萬噸,實際成交量37.86萬噸,周比增加11.0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22.16萬噸。成交量連續三周增加,說明制粉企業已逐步開始采購拍賣糧來滿足生產需求。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告顯示,11月21日拍賣市場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將由每周的220萬噸提高至300萬噸,增加80萬噸。其中安徽省2014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增加20萬噸,河北、山東2016年產小麥各增加14萬噸及10萬噸,均為成交量相對較高的區域。
從近來的交易情況看,河北、山東2016年小麥成交量較高、交易溢價相對明顯。安徽小麥成交率雖不高,但2014年產小麥品質與當地其他年份相比相對較好,毒素含量偏低,容易被市場接受,可見本次國家對政策性小麥投放調整針對性較強。
市場預計,隨著政策性小麥投放量的進一步增加,流通環節小麥數量將會增加,市場的階段性供需矛盾將會趨于緩和,將會抑制小麥價格繼續上漲的勢頭。
政策調整符合預期,當前市場影響有限
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自2006年開始實施,2008年—2014年連續7次提高最低收購價格,爾后連續三年持平。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開始首次下調,2019年繼續跟進,說明國家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改革堅定不移。其宗旨就是逐步將最低收購價調整至合理水平,回歸政策的托底功能,既要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又要更加有效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市場活力。
客觀地講,在國家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市場對明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的調整已有心理準備,每斤0.03元/斤的下調幅度與前期的市場預期差別不大,基本在市場的預料之中。再加之新的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期要等到明年夏收,政策調整的效應將更多的體現在對來年小麥市場的影響上,因此對當前的小麥市場影響將相對有限。
就中后期的小麥市場來看,在明年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落定的情況下,市場更為關注的是未來小麥市場供需之間的變化。就當前市場來看,政策性庫存依舊偏高,目前仍有7500多萬噸,市場供給并不缺糧,再加之小麥價格已普遍處于較高位置,尤其華北部分高價區小麥價格已日趨逼近政策頂部,新小麥相對于拍賣小麥的價格優勢將會消失,政策的“天花板”效應將會抑制市場小麥價格進一步走高。預計后期小麥價格出現上年同期大幅波動的幾率不大,穩為主流的小麥市場運行態勢或難以打破。(中華糧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