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農戶惜售存糧,渠道主體大肆囤糧,這些因素把玉米“藏起來,囤起來了”,加上進口谷物不及預期,政策投放及出庫尚未形成有效供給,市場有效供給少了,玉米價格才“一路瘋狂”。
進入2020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經過短暫的低位,便開啟瘋狂的上漲之路,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年初至今的玉米“瘋狂之路”,找尋上漲的內在根源,看看玉米到底都去哪兒了?
玉米價格“瘋狂之路”
以江蘇南通碼頭為例,玉米價格在年初至春節前觸底1910元/噸;春節后新冠疫情管控,國內交通物流受阻,玉米價格開啟第一輪上漲,2月初南通碼頭玉米價格上揚至2020~2040元/噸。
2月7日至11日296萬噸政策玉米拍賣,國內玉米市場經過近2個月(至3月31日)1960~2020元/噸的區間整理。這段時間國內做多期現貨的市場主體,開啟甩貨拋貨模式,但持續時間較短。同期業內有人喊出:玉米市場供需存在缺口7000萬~8000萬噸,甚至高達1億噸,新的作物年度缺口更大。這一“缺口說”點燃市場主體囤糧熱情,拋貨模式被按下了暫停鍵。
4月初至5月中旬,受新季玉米缺口預期、臨儲拍賣消息遲遲未來,市場渠道主體開啟囤糧節奏,玉米再度開啟瘋狂模式,由2020元/噸一路上漲至2140元/噸;5月中旬至5月28日,拍賣時間窗口開啟,玉米維持高位整理,價格在2100~2140元/噸區間震蕩整理。
隨著5月28日國內臨儲玉米開拍,至6月24日臨儲第五拍結束,臨儲玉米拍賣一拍更比一拍高,成交率近乎100%,平均溢價110元/噸以上,第四拍、第五拍平均溢價高達200元/噸以上,最高溢價高達380元/噸。南通碼頭玉米價格受拍賣帶動,由2140元/噸一路漲至6月24日的2250~2260元/噸。
“一路瘋漲”背后緣由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玉米“一路瘋狂一路漲”?筆者試圖通過對玉米市場整體的供需情況、市場主體的心態,疫情下資金寬松、風險對沖品種選擇、政策調控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找尋玉米價格上漲背后的緣由。
疫情導致交通物流受阻,銷區糧源緊張。春節后的疫情,讓國內經濟生活按下暫停鍵,玉米產區封村封路,交通物流受阻,農產品供應鏈變得緩慢,受春節前價格低迷、節后賣壓預期,銷區用糧企業庫存普遍偏低,銷區糧源不足是玉米價格第一輪啟動的主要原因。
疫情大背景下,市場資金選擇農產品作為風險對沖品種。業內人士表示,出于對大疫情背景下全球糧食安全的擔憂,短期內市場資金對農產品板塊關注度提升幅度增大,全球疫情影響了各大港口、運輸、檢疫的效率,以及部分國家實行禁止出口等臨時政策,讓市場對未來全球農產品的供應產生了擔憂;農產品確實迎來了周期性的“風口”,疫情帶來的影響對全球農產品價格也是顯著的。期貨作為現貨價格的發現者,受產業外資金做多支撐,玉米價格維持堅挺,給現貨玉米提供支撐。
疫情下貨幣寬松給市場主體囤糧需求提供了充足的資金。疫情對經濟產生影響,央行為保障流動性,出臺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充足的流動性。產區主體及飼料養殖企業均獲得了低成本的貸款,同時,國有企業因風控監管收緊,開展了許多代收代儲代拍業務,給民營主體提供資金支持,資金寬松也給市場主體囤糧需求提供了充足的“彈藥”。
“供需缺口說”給了市場渠道主體囤糧的理論和心理支撐。有人在3月份喊出了年度供需缺口7000萬~8000萬噸、明年缺口更大,給國內市場渠道主體囤糧提供了理論支撐和信心支持,同時政策調控遲遲未出,民間認為臨儲收官,2019/2020年度玉米拍賣結束后國庫無糧可用于調控,助長了市場主體囤糧的想法和行動,加劇了市場由買方向賣方轉變的速度和進程。
市場渠道主體心態由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變。市場渠道主體經歷了多年由“買方定價、定質、定交貨地點”的心酸,比如市場有人喊出“現在不是單純的玉米買賣,而是和深加工斗意志的時候。”可見市場風格轉變有多么強烈。市場風格轉變,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還是供需關系的變化。在買方市場上,商品供給過剩,賣方之間競相拋售,價格呈下降趨勢,買方在交易上處于主動地位,有任意選擇商品的主動權。買方市場意味著商品交換中買賣雙方之間的平等關系,由于商品的供大于求而被打破。賣方市場由于市場供不應求,買方之間展開競爭,賣方處于有利的市場地位,即使抬高價格,也能把商品賣出去,從而出現某種商品的市場價格由賣方起支配作用的現象。這種狀況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在現行價格水平下,某種商品的供給遠小于需求,也可能是因為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而導致某種產品的短缺。這種提價可以一直進行到供求關系在某種價格水平上重新達到平衡為止。
臨儲拍賣門檻低,進口不及預期,生豬恢復向好。年初一波政策玉米投放及時有效,平抑了市場價格。臨儲及一次性儲備玉米拍賣門檻低,針對性不強,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市場用糧需求,反而給渠道主體囤糧提供了充足的糧源。進口谷物不及預期,未能像年初預期一樣,年度達到2000萬~3000萬噸;1月至5月進口同比雖有增長,但遠不及預期。生豬恢復向好預期比較強烈,這些因素都堅定了市場渠道主體的囤糧信心。
市場渠道主體總體認為:大缺口存在,市場風格由“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切換,生豬大概率向好恢復。這也是玉米價格“一路瘋漲”的原因,市場運行的核心是供給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
玉米都去哪兒了?
從玉米作物年度看,2019/2020年度供給總量=產量26077萬噸+上年結轉1000萬噸+臨儲玉米5600萬噸+一次性儲備1000萬噸(成交率預估)+進口1200萬噸(預估數)=34877萬噸;2019/2020年度需求總量=飼料需求20000萬噸+工業需求8000萬噸+其他1600萬噸=29600萬噸。
作物年度供給總量遠多于需求總量,多出5277萬噸,市場為什么依舊這么“瘋狂”呢?市場瘋狂的原因是市場的有效供給小于需求。如果有效供給大于需求5277萬噸,市場一定會走出一波下跌之勢。但如果有效供給減少,市場的供需結構發生了變化,供給小于需求了,玉米的價格走勢也就不同了。那么,玉米都去哪兒了?產區農戶惜售存糧,渠道主體囤糧需求量大,進口谷物數量遠不及預期,政策玉米投放及出庫未形成有效供給,這些因素把玉米“藏起來,囤起來了”,市場可見的有效供給減少了,所以才造成玉米價格一路向上奔跑,一路瘋狂。
后期市場風險提示
隨著政策調控出臺,臨儲溢價小幅度回調,但仍未有效平抑市場價格,后期針對性強有力的政策出臺可能性大,將會有效解決市場用糧主體需求,抑制玉米價格繼續上行。
預期下半年進口谷物會加快,同時對市場渠道主體囤糧產生擠出效應,若增加1000萬~2000萬噸玉米、高粱、大麥、小麥進口,對玉米產生替代,將產生比較大的擠出效應。若不及預期,影響也可想而知。
玉米需求核心取決于飼料需求,飼料需求取決于豬料玉米需求。生豬能否如期恢復或超預期恢復,將對玉米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糧油市場報-朱明 )